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孝宗禅位篇 (第4/5页)
伪君子朱熹,这次朱熹根本来都不来,只是写了封上疏“陛下当今之急务有六:辅翼太子、选任大臣、振举纲维、变化风俗、爱养民力、修明庶政。凡此六事,皆不可缓,而本在于陛下之一心。一心正,则六事无不正。一有人心私欲介乎其间。则虽欲惫精劳力以求正夫六事者,亦将徒为文具。而天下之事愈至于不可为矣”这份上疏送入皇宫时已经深夜,早已就寝的宋孝宗马上起床。秉烛夜读。次日,赵昚下诏:任命朱熹主管太乙宫兼崇政殿说书。伪君子再次拒绝上岗。哼!你想干什么?要挟朕、让朕给你更大的官吗?理学家果然是一群不要脸的伪君子!朱熹,你还是仍旧主管一个宫祠好了! 淳熙16年(1189)1月2日,67岁的金世宗完颜雍在福安殿驾崩。那位传说是南唐后主李煜与宋徽宗赵佶转世的皇太孙完颜璟奉遗诏继承皇位。 完颜雍死了,他留下的金国一片稳定。彻底消除了完颜亮南侵失败后带来的阴影。国力逐步复苏,从完颜亮连续迁都、强行南征的泥潭里拔了出来。政治也算清明,没动辄出现的大清洗、大流血事件出现,甚至连迅速退化的女真本族文化等都得到了加强…总而言之,他似是没法做到更好了!史赞“金主在位二十八载,南北讲好,与民休息。躬节俭、崇孝悌、信赏罚、重农桑。群臣奉职、上下相守、家给人足、仓廪有馀,刑部断罪,多不逾20人,国中号称小尧舜” 金世宗大定年间确是盛世,但有一个问题为历代史学家所不解:为什么《金世宗本纪》里有如此之多的暴动、叛乱的记载呢?按说盛世不应该出现年年都有暴乱的情况吧?关于这个问题,清代史学家赵翼在他的《廿二史札记》中给出了一猜测性的解释“金代九君,世宗最贤。然二十余年中谋反者极多。有道之世,偏多乱民,何也?岂世宗综核吏治,凡有奸宄,有司俱不敢隐,故奏谳独多耶?抑有司争欲以发摘邀功,遂以轻作重,以见其勤于吏事耶” 把眼光再转向南宋:宋孝宗赵眘也马上宣布退位,当太上皇了。至于为什么?南宋官方有各种各样的解释… 如年龄论。此时赵眘已63岁了。除他已死的“爹”赵构外,在两宋,这已是排名第二的高龄皇帝了!而“孝”之一道博大精深,研究到极尽之处是匪夷所思的,它会延伸到死人那儿去! 谁说对活人尽孝才是终极的“孝”?要对祖宗尽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