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邵矛盾篇 (第3/4页)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坏人有搞砸任何好事的天赋,还是邵宏渊! 面对升赏,邵宏渊大怒。凭什么又是李显忠是正招讨使。而我又是副的啊?凭什么啊?读史到此,应该每个人都会瞄准他脑袋砸去一块砖头。告诉他清醒点!你打仗没水平,看看你干那点事,虹县是你打下来的?宿州是你攻下来的?北伐以来你干过什么?居然升官发财了,居然还耻于当副手?你以为你是赵构的私生子啊? 这些疑问没哪怕一条出现在军中败类的脑子里!这人义无反顾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和一代名将死磕到底! 职务方面,他继续向直属上级张浚提出抗议,定要把他的级别调到与李显忠等高的位置。尤其是独立职权这一块,他绝不忍受任何人管辖! 张浚郁闷地思考中,到底同不同意? 那边,邵宏渊已开始做实事了。先是住房问题,尽管宿州不是北伐终点站,可打了半天、跑了很久,既城已攻破,里边有大批宅院,那么郑重地休息一下,是非常必要的吧?邵宏渊决定把自己的东路军拉进宿州城! 李显忠反对!北伐刚开始。怎可骄奢起来?城里有各种诱惑,铁血的军纪立即会散乱,到时想重新收拾起来。会非常麻烦!这等同于出战时不带家属、驻地旁不许谈恋爱! 大家都是老军人,邵宏渊也知自己有些理亏,进而转入下一议题!他要打赏!既然皇帝都说了:前线所夺战利品可归我俩随意处置。这让邵宏渊很高兴… 宿州是金军在两淮地区的最大据点,军资重地所在,钱粮金帛堆积如山,油水多得不可思议。如来个前线分赃的话,相信会非常幸福。且事后有圣旨垫底,朝廷也拿他们没辙。何乐而不为?所以这一条提出时,邵宏渊还真觉得心安理得! 没想到李显忠再次反对!他居然说:前线官兵应一视同仁。每3人平分1千文钱。也就是说:每人只分得333文左右… 命令传出,全军失望!宋朝军队的惯例是有胜即赏。小胜大赏,大胜…有危险。很可能丢官罢职吃牢饭?例子请参见韩世忠、岳飞。 北伐到了这步,说实话怎么赏都够了,尤其是不用朝廷花钱,东西都是战利品,为什么不给呢?难道是李显忠想独吞吗? 这一念头在北伐军内部迅速生成,并由邵宏渊火上浇油,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李显忠自己的西路军还好些,邵宏渊的东路军拿着赏钱站到路边,当众把钱扔进路边水沟里!老子不差这几吊钱,老子不受这个赏! 这是严重挑衅主帅的威信!一代名将彻底怒了!换到从前他在陕西时,这种部下除立即砍了之外,没别的处理办法!而在之前那些由中兴名将所组织的北伐中,也从没发现类似的事情。这个该死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