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宋夏开战篇 (第3/4页)
可看出童贯的本性。他不是他的老师李宪,李公公一生活在军旅中,始终以一个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战场上身先士卒。而和平时从不参与政治。可童贯不是这样!他是个有着三分理想、一分良心的人。应该说这挺难得,很多时候让人热血沸腾,甚至于感觉到温暖。可关键还剩下了六分别的,那是什么呢?答案是私利!这导致了他可在平定河湟时抗旨不遵!就连能为全军充当先锋。冲在最前方。这也是他充满个人私欲的表现… 像这时提出进攻西夏,抛开大宋西军是否需要休整。还得看西夏国内局势怎样?毕竟梁氏集团覆灭了,夏崇宗那娃对宋朝很恭敬,国内也渐渐恢复团结。这是开战的好时机吗?可童贯不管,他需要更大的胜利。把他推向历代太监都没达到过的权力顶峰! 至于蔡京?他也变了。从最初时只为了在党争中活下来,平安享受人生,到现在平安久了静极思动。说到底他和所有上位者犯了同一毛病——屁股决定大脑!坐的位置不同了,想法就统统变了。在没惨痛教训发生时,只知道不断折腾… 10月,第一步,蔡京命王厚招降西夏名将仁多保忠… 理由很充分。王厚一年内扫平河湟、耀兵西夏,正是威名鼎盛、不可一世的时候。仁多保忠是西夏名将,地位首屈一指。毕竟他老爹是当年的西夏战神,攻破永乐城、造成宋朝30万人死亡的仁多零丁!嗯。当然了,仁多零丁好像是被宋军很干脆地砍掉了脑袋?说起来仁多保忠先生和宋朝是仇深似海?但如能成功招降,把他拉到宋朝一边,影响将无比深远… 接到命令的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之子王厚很郁闷,他很想让蔡首相能到边疆来实地考察,把实际情况了解一下。仁多保忠是很有名,目前职位也挺高,是西夏的卓罗右厢监军,主管前线指挥,如真能拉过来,很可能顺手把边疆上大批物资人员都带过来…但实际情况有出入,现在梁氏集团已亡,仁多保忠作为西夏的皇族名将,正受着西夏小皇帝李乾顺的山恩海德,是可能被招降的吗? 王厚写了好多封信把情况如实上报,结果惹得蔡京大怒。汝只是个前线将军,只管干活出力、当炮灰就是了,谁让你管战略布置、国际形势的?要你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看你爸爸王韶是当年的新党同仁,早把你再次撤职回国查办了!以为打个胜仗很牛吗? 王厚无奈,只好派亲弟弟出面,潜入西夏和仁多保忠接触。可王家弟弟在回来路上被西夏巡逻兵抓住了…事情露馅了,王厚再次写信给蔡京,说从此之后西夏再也不会给仁多保忠兵权,招降他何用?不过一匹夫而已… 蔡京回信:汝才是匹夫,根本不知这事的意义!这不是军功,这是政绩! 几经折腾,仁多保忠终于招降成功。消息传来,全开封沸腾了,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