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界限 (第2/5页)
人多,更适合被人陪、而不是陪人。江离因为这种不切实际的、明褒暗贬的、她从小受到过太多的恭维不舒服。于是,江离被安排去帮忙调酒与介绍饮品──而这她做得不错。 在江离还读书的时候,找金主包养、以供自己读研读博是一个她听说过的模因──虽然,这模因主要出现在东方的某些发达国家里,那里的学费很贵、学生很穷。经济学的博士,与其他学科的博士相比,其实相当体面。因为尽管不是所有经济学学者都研究如何搞钱,但他们所做的确实能被比较直观地应用到这世界上一些很普遍的运作中。 希望她可以去明仑。 希望苏文绮允许她继续做她喜欢的东西。 苏文绮说她很忙。除非是隐私的事,否则江离该找苏文绮的秘书喻音。喻音也是她们的同龄人。喻音挂名在苏氏的某个公司里,实际不在公司上班,而是负责安排北离苏氏几个核心成员私人的起居与出行。她原本是给苏文绮的生活秘书,但苏文绮更希望亲力亲为。喻音的工作不复杂,从现在开始几十年不变,也没有什么升职前景。后来,苏文绮对江离介绍,苏氏在帝国的偏远地区资助了若干孤儿院。那里的有些孩子长大后会给苏氏工作。放在古代,就是所谓的家臣。 江离觉得这个词语还是太好听了,可她也说不出这种做法有什么明显不正当的地方。 这是与江离迄今的生活环境相比的另一个世界了。虽然某种意义上,这个世界才是更真实的世界,适合更有心理强度的人。在这里,不同阶级的人与彼此和睦相处。没有人会逾越自己的界限。没有人会打破这种不公平。 喻音从机场里接到江离,安顿她在苏文绮找的公寓住下。喻音陪她去见精神科医生与心理咨询师,商议停药、改变治疗方法的事宜。喻音发给她日程表,每天亲自从苏文绮朋友的会所接她出去做运动。 江离从会所里学了一些沟通技巧。因为苏文绮要求她汇报自己的生活,她会将这些大事小事都与苏文绮报告。 “对精神病,药物是治标不治本的东西。”苏文绮说,“等你的生活顺遂、梦想成为现实,一切都会好起来。” 苏文绮小时候不及江离乖巧。因为她漂亮,所以她没有违反校规、化妆或者乱穿衣服上学过。她也不在学校点外卖、买答案、搞霸凌、打群架,甚至还因为成绩不错而颇得一些老师喜欢。她还当过几门课的课代表,负责收发作业、统计出勤、扫地、擦黑板。不过,南遥中学那些有钱孩子在校外的胡来与社交,一项也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