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1/14页)
第五章
五月的夜頭,老街燈火通明,梧桐樹蔭下,露天書店木架擺得滿滿當當,空氣裡飄著咖啡同舊書墨香。我和穎穎剛逛完夜市,手裡拎著剛買的烤玉米棒,燙得指尖發麻,甜香鑽進鼻孔。她步子輕快,像夜色裡一抹靈動的光。抖音上「初夏夜遊」話題破億。 最近被一個導致系統宕機的嚴重Bug困擾得焦頭爛額。這個Bug源於大型語言模型的部署和訓練過程中的不穩定性:我們在嘗試將一個大型語言模型集成到公司的智能客服系統中時,訓練數據集的偏差導致了模型的過擬合,進而在生產環境中引發服務器頻繁崩潰。三天兩頭,系統就宕機,技術團隊不得不加班到淩晨,我的手機屏幕上充斥著報錯日誌和警報通知。更棘手的是跨部門協作的難題——營銷部門堅持要求快速迭代以滿足市場 deadline,而技術團隊則強調模型訓練的準確性需要更多時間調試。我們在會議室裡爭論不休,我作為部門經理,夾在中間,像一名疲於奔命的救火隊員,一方面安撫產品方的緊迫感,一方面協調開發資源,最終導致進度一拖再拖。這種技術與業務的張力,不僅消耗了我的精力,還讓我對部門管理的挑戰產生隱隱的焦慮。 與此同時,穎穎的工作也面臨嚴峻挑戰。她負責的一個創意策劃項目卡殼了,主要原因是客戶的反復刁難。她需獨立構思並迭代視覺方案,從草圖到最終渲染,確保創意元素與品牌敘事高度契合。然而,客戶方對她的初步設計提出諸多苛刻要求,一方面指責視覺元素不夠「創新且具衝擊力」,另一方面又堅持預算限制內不得引入額外資源,導致她不得不反復修改設計稿件,直至深夜。 每當她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我都能從她眼底那逐漸黯淡的活力中讀出內心的煎熬。這種角色調整——從早期更側重協調的輔助職能,轉向直接面對客戶反饋的核心創意輸出——雖提升了她的專業影響力,卻也加劇了工作壓力,仿佛將她置於創意與商業需求的永恆拉鋸中。生活的壓力仿佛是永恆的枷鎖,只有偶爾的放縱才能短暫點亮這黑暗,但那光亮往往在瞬間消逝無蹤,留下的只有更深的疲憊。 儘管如此,我們仍試圖在瑣碎的日常中尋找慰藉。穎穎不太會做飯,家裡飯菜都我來弄,她笑講我廚藝比她好,我樂得伺候她。上禮拜六,我做了紅燒魚,她直誇好吃,還撲進我懷裡撒嬌。我們邊吃邊聊起各自的困境,我描述了模型訓練時如何因數據噪聲而偏差放大,最終導致服務器負載過高崩潰;她則吐槽土鼈客戶如何在郵件中層層加碼,強求「完美」卻不願提供清晰反饋。 我勸她:「客戶這麼亂來,你讓銷售去跟他們對接好了,只要你專心出設計就行。」 穎穎倔強地撅起嘴:「老公,儂不懂。我在公司快六年了,還做個簡單設計師怎麼行?事業要進步,要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