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少年郎君 (第3/4页)
画娃娃般粉雕玉琢的小孩童,已抽条拔节,长成了清俊挺拔的“少年”。 光阴足以改变许多。昔日需要踮着脚才能让祖母摸到头顶的柳庭风,如今身量已高出榻上的祖母许多,需得微微躬身才能将额发凑到老人掌心。那几分孩童的憨态仍会不经意流露。 廊下的海棠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庭院深深,依旧安静得能听见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只是这寂静里,少了些往日的悲怆,多了些时光流逝带来的淡然与习惯性的寂寥。 柳林氏的手依旧慈爱地抚过她的头顶,触手的不再是细软胎发,而是束得整齐的发髻和质地上乘的发带。她看着眼前这已然有了大人模样的“风哥儿”,恍惚间似乎能看到儿子和嫡孙的影子,心中百感交集,那心疼便又添了几分复杂的滋味。 “如今你也能独当一面了,” 她声音苍老,带着欣慰,也带着无尽酸楚,“只是苦了你……” 话未说尽,化作一声悠长的叹息,消散在带着药香的空气里。 “祖母,孙儿不苦,” 柳庭风的声音清朗,却带着一丝这个年纪少有的沉毅。她脊背挺得笔直,目光灼灼,“孙儿必当勤学文武,他日亲赴边关,为父亲和哥哥报仇雪恨!终有一日,定要让我大华的铁骑踏遍边匈王庭,扬我国威,以告慰父兄在天之灵!” 她的语气斩钉截铁,在这充满药香和暮气的房间里,显得格外铿锵有力,仿佛能穿透沉重的过往,劈开一丝未来的光亮。 柳林氏听着这番掷地有声的誓言,看着她眼中那酷似其父其兄的坚毅光芒,心头猛地一热,又是骄傲又是心痛,复杂的情感翻涌而上,竟一时哽住,只紧紧回握住柳庭风的手,眼中泪光闪烁,喃喃道:“好…好…我柳家儿郎,终是有志气的…” 她也怕这柳家唯一的血脉也留在边塞,马革裹尸,好一会儿她收回手,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里裹着太多难以言说的歉疚与担忧。 丫鬟水荷轻声应下,悄步退去。 柳庭风就着祖母的话头,顺势在榻边的绣墩上坐下,身子微微前倾,脸上焕发出一种不同于平日沉稳的光彩:“回祖母,今日教头考较了枪法,孙儿练的是哥哥从前惯用的那套破军枪。” 她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与努力压抑的自豪,“教头说孙儿力道虽还需打磨,但招式间的悟性已颇有…颇有父亲当年的影子。” 她说得认真,眼神亮晶晶的。 柳林氏听得仔细,目光落在她微微泛红的手掌上,心中又是一揪,却依旧微笑着点头:“好,好…但切记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伤了根本。” 她顿了顿,声音愈发柔和,“你父亲和哥哥…当年也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