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新来的老师好冷漠啊 (第3/5页)
将此事哭诉给同学,最终被举报。虽然学院调查后证明清白,但那句“和学生保持距离”的忠告,却深深烙在他的心中。 然而,想到席宁那瞬间停滞的手和略带失望的小眼神,他的原则开始悄然动摇。这里是国内,学生加老师联系方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他开始为自己刚刚的生硬寻找借口,也为下一次的相遇做好了心理准备:“算了,下次如果她再提出来,我就同意吧。” 他告诉自己,这只是为了入乡随俗,但内心深处,他知道这并非全部。那一眼的对视,那个小猫挂件,都像一道微弱的电流,击中了他那颗尘封已久的心。 席宁的博一上半年,在三位导师的悉心指导下,过得平稳而充实。尽管有时她无法完全理解小导师们在技术实现上的精妙之处,但每当亲自动手实践,那些晦涩的细节便豁然开朗,让她对那些能用代码解决各种技术难题的大佬们,如顾清、程隽,越发心生敬佩。 这半年,程隽仿佛人间蒸发,极少出现在学院办公室,也缺席了大部分的研究组会。那次汇报,似乎成了他的“绝版”亮相。席宁的生活也随之归于平静,她开始和新认识的博士生朋友们一起喝奶茶、聊八卦、品鉴各学院的“帅哥榜单”。 进入博一下学期,作为被学院老师们寄予厚望的“明星学生”,席宁被主任委以重任:组织一场小型学术研讨会,旨在展示本院的学术风采,吸引其他学院的博士生和青年讲师前来交流。既然受众明确,演讲嘉宾自然也锁定在了本院的青年才俊们。 顾清不忘提醒席宁:“可不能把我们学院的海归人才程隽给漏了,不然他以为自己被排挤,给你穿小鞋可就不好了。”为了展现学院的诚意与欢迎,席宁硬着头皮给程隽发了邀请邮件。出乎意料的是,在众多受邀者中,程隽回复得最快,不仅爽快地答应了,还附上了自己的可用时间段和活动所需的个人简介,大大节省了席宁的沟通成本。 “我宣布,程老师是我们学院最好的老师!”席宁在微信上向顾清发出了感叹。 顾清秒回:“半年前的你可不是这么说的……善变的女人。” “谁还能像程老师那么支持学生工作呀?”席宁理直气壮。 “其他老师听到要伤心了……”顾清打趣道。 回复完席宁的邮件,程隽决定抽空回趟学院。开学以来,尽管不常露面,但他手头的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