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04慷慨解囊 (第2/6页)
浓重的鼻音:“大……大小姐……” “小蛮,”吴灼掏出手绢擦了擦她的脸蛋,“走,和我去个地方。” 小蛮红肿的眼睛里满是惊惶和不解。“可夫人的燕窝我还没炖呢。” 吴灼刮了刮她的鼻子,“我和娘说好了,你放心跟着我就好。” 片刻后,一辆半新不旧的轿车停在什锦花园十一号门前。吴灼裹紧银鼠灰呢子大衣,围上米白羊绒围巾,拉着小蛮上了林婉清家的车。 “先去西鹤年堂。”吴灼对司机吩咐道。 车子驶出胡同,汇入前门大街的车流。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如织,电车叮当作响。不多时,车子停在大栅栏西口。西鹤年堂是北平有名的老字号药铺,药材地道,信誉卓著,铺面古色古香,金字招牌高悬。一进门,浓郁的药香便扑面而来。穿长衫的伙计见是两位衣着体面的小姐,连忙殷勤迎上。 “小姐,您要点什么?”伙计笑容可掬。 “可有治肺痨咳嗽、退烧的西药?”吴灼问道,她记得母亲张佩如咳嗽时用过一种德国产的药丸。 “有有有!”伙计忙不迭地应道,“德国拜耳药厂出的‘百浪多息’止咳退热最是灵验!还有‘阿司匹林’片,退烧镇痛也好使。”伙计麻利地从玻璃柜台里取出几个印着洋文的药盒。 “各要两盒。”吴灼毫不犹豫。她又看了看柜台里陈列的参茸补品,“再称二两上好的吉林野山参须,切片包好。” 伙计手脚麻利地包好药品和参须,算盘噼啪作响:“承惠,四十八元五角。” 吴灼从荷包里数出钱付了。林婉清在一旁看得咋舌:“这西药可真不便宜!” 离开西鹤年堂,吴灼又带着两人走向斜对面的同仁堂。同仁堂以丸散膏丹闻名,尤其是安宫牛黄丸等急救药。 同仁堂内更是人头攒动。吴灼挤到柜台前:“掌柜的,要一丸‘参茸卫生丸’,再包半斤上好的燕盏(燕窝)。” “好嘞!”伙计高声应道,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丸用蜡封好的乌金丸药,又用油纸仔细包好半斤色泽微黄、纹理清晰的燕盏,“小姐,六十五元。” 吴灼再次付钱,将药和燕窝仔细收好。 “灼儿,买这么多……”林婉清看着吴灼沉甸甸的荷包明显瘪了下去,悄悄和她耳语道,“你这是浪费钱,小蛮家哪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