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慾重逢-一個關於自我修復成長故事,從愛情到原始的慾望一路的_第七章《給你位置,你卻一再缺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給你位置,你卻一再缺席》 (第2/7页)

是心跳加速、怦然心動,以為這就是愛。但她很快發現,這種靠近太快的感覺,往往建立在幻想與投射之上。熱烈開始,也迅速幻滅。一次次的尷尬與誤解,讓她明白:心動不等於能走下去。總是太快地將對方理想化,也太快因為現實而失望。

    在情慾上來說,她逐漸明白了一些道理,戀人相處中的做愛,從來不是要勉強自己,也不是去成全別人。高潮很難,她依舊不容易達到頂點,但這件事不再讓她自責。

    她知道,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撩動她身體深處那層繃緊的線。那不只是技巧問題,而是情感與安全感的交疊,是兩個靈魂在赤裸中對彼此的理解與信任。

    性事,總讓男人很快感受到挫敗。幾次無法確切地滿足她後,有些人便選擇退場,帶著受傷的自尊。該走的總會走,真正留下來的,不會只為了征服她的慾望。

    她也不再堅持一定要擁有那場戲劇化的高潮。偶爾,在月事來前一兩天,她的身體反而變得更敏感,容易被推上高峰。那樣的時刻不常見,但她已學會欣然接受。不是每場歡愛都得登頂,更多時候,是擁抱過程中的親密與回應,讓人感受生活的美好意義,是覺得被在乎。

    而在某些夜深人靜的夜晚,當她獨自躺在床上,四周寂靜無聲,腦海總會不經意地浮現那個夜晚與車神的交纏。

    她一直都很清楚——那時自己並沒有愛上他。那份靠近,更像是一種逃亡,是用激情掩蓋迷惘。但不知為何,這些日子以來,那份「不愛」的認知,竟越來越模糊。她開始想,他是否早已看穿她的脆弱,只是選擇了不說破?

    或許正因如此,她變得越來越挑剔。她開始不再以身高、外貌或氣質作為無腦心動的標準,而是看對方是否能欣賞她的沉默、是否能在她情緒化時理解並善待她的任性,是否能在歡愛時聽懂她身體最細微的回饋——那些情緒的掌握與互動,才是她心底真正渴求的「愛的證明」。

    於是,她慢慢地、若有似無地靠近車神的圈子。她開始閱讀他與朋友們寫的情慾小說,去了解那些在字裡行間載浮載沉的曠男怨女。他們的愛,他們的渴望,他們的傷痕與慰藉,像一面面鏡子,讓她照見自己,也讓她隱隱懂了那個夜晚之後他選擇離去的原因。

    曾經的那個天明,她因他的離去而感到一時的羞辱與忿怒。

    那是一種被拋下的錯愕,也是一種自尊深處被戳痛的狼狽。但後來,她在某篇文章裡讀到了那夜,屬於他們兩人的故事。沒有明指的主角,卻句句都像為她量身書寫。她讀了一遍又一遍,越讀越震驚,越讀越沉默。

    他竟比她更了解自己。

    那些細膩的描寫,那些情緒的起伏與身體的反應,甚至她自己從未察覺的恐懼與渴望,都被他捕捉得清晰可辨。透過他的文字,她才明白,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