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心乡 (第2/5页)
不知道该说她哥早就出国了,还是她不用家里的钱出去。 但最后这些话她都跟罗廷芸说,只在上飞机前给罗廷芸发了条消息,谁知道刚点了发送,就发现被拉黑了。 她只好管谢津要谢铭的电话,给继父打电话说这件事。 电话里谢铭的态度很客气,听她说完还有一个小时上飞机后,还是委婉地问了一句,学费是不是谢津给她出的。 徐因不明白他想说什么,但她很懂怎么把事态控制到最小,所以她说:“我管他借的,以后会还。” 谢铭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尴尬,“叔叔不是这个意思、你们自己商量吧。就是你哥年纪也大了,又想留在燕城发展,得攒钱买房结婚。” “我知道了。” 徐因回答得漫不经心,她忽地明白谢津平常对待罗廷芸和谢铭的态度了,轻慢且无视。 你们连我身在何处、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在意什么都不了解,凭什么这么堂而皇之地对我的人生指手画脚? 一开始徐因并不适应巴黎的生活,但她低估了人的适应能力,分明刚来时还抱怨没有汤面米粉蒸米的日子简直过不下去,半年后她就习惯去面包房买黄油面包,拿来配杏子果酱。 但也有可能是谢津一直在想方设法帮她改善伙食,他的厨艺堪称突飞猛进。由此可见,环境是逼迫人成长的第一动力。 不过徐因对于巴黎更多是适应而非喜欢,她确实欣赏这里的文化与建筑,也深深为学校的底蕴和学术氛围所折服,可这不代表她对这座城市有特殊情愫在。 谢津问她对她哪所城市有情愫,徐因认真思考了半天,回复说:“我对楼兰古城很有情愫——开个玩笑,认真来说其实是桐州。” 桐州是燕城附近的一个县级市,谢津印象中那座城市平平无奇毫无特殊之处,硬要说有什么卖点,就是位于连绵不绝的山脉之下,站在柏油马路上,可以看到道路尽头高耸入云的山峦。 “我们去那天是某个春天的午后,嫌带行李箱太笨重麻烦,就只背了两个旅行包。我记得那天太阳很好,天气也很好,空气里有浓郁的花香,行道树上的玉兰砸在了头顶,你看着我笑了起来,喊我的名字,说花也喜欢你。” 从那之后,徐因想,她最喜欢的城市就是桐州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