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 (第1/5页)
一
承熙六年的夏,日头起得格外早。 辰时未过,京城那条通往宫禁与权贵府邸的十里御道,便已被沸腾的喧嚣塞满。 光秃秃的青石板路,在初升骄阳的炙烤下蒸腾起氤氲的热气,混杂着尘土以及道旁点心铺子新出炉的糖糕甜腻气息。 黑压压的人头攒动着,如一片被无形堤坝强行约束的躁动不安的潮水。 兵丁们身着沉重的明光铠,铁铸的面甲下,汗珠沿着绷紧的下颚线滚落,砸在滚烫的石板上,“滋”地一声,化作一缕转瞬即逝的白烟。 他们手持长戟,用尽全身力气维持着那条通往徐府威严石狮前的通道,每一次戟杆的推搪,都换来人群一阵不满的骚动与低低的咒骂。 临街的茶楼二楼雅座,此刻成了俯瞰这盛况的绝佳观景台。 窗边挤满了人,身子探出大半,唯恐错过一丝一毫。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青布长衫的说书先生,站在人堆里,唾星四溅地拍着手中那块油亮的醒木:“列位!且看那徐府门前的石狮子!当年是何等的威风凛凛!遥想徐谌徐太傅在时,那真是门庭若市,车马盈门!多少饱学鸿儒,多少当世才俊,捧着锦绣文章,揣着安邦定国的宏图大略,只盼着能在徐府门前得个递帖子的机会!那盛景……” “老黄历喽!”一个粗嘎的声音不耐地打断,“徐太傅?死得不明不白!官家查了又查,查出了个鸟?谁心里没本账?还不是……” 旁边的人猛地拽了他一把,力道之大,几乎让他踉跄。 那人顿时噤声,眼珠子慌乱地瞟向窗外长街上那些穿着深色劲装在人群中无声巡弋的身影。 说书先生却似浑不在意,慢悠悠捋了捋稀疏的山羊胡,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抹精光,声音压得又低又沉,带着一种引人入胜的诡秘:“后来啊……大厦将倾,是徐阁老——徐谌大人的老父,硬生生撑起了这风雨飘摇的门楣。承熙元年,新帝登基未稳,老阁老便将膝下最最金贵的小孙女,那年才刚满十二岁的娇娇儿,送进了那深不见底的宫墙里!嘿,您猜怎么着?” 他故意拖长了调子,吊足了满楼看客的胃口,“咱们这位陛下,那可是出了名的……可偏偏,就被这位小娘娘给拿住了!偌大后宫,至今唯有她一人,独占恩宠!及笄那年,听说连皇后金印都赐下了!这可是实打实的后宫第一人的荣宠啊!” “放你娘的屁!”一个敞着怀、露出黝黑胸膛的汉子灌了一大口粗茶,抹着胡子上的水渍笑骂,“皇后金印?老东西你是戏文听多了,把脑子听糊了?当心玄镜司的大爷们听见,把你舌头绞了去喂狗!” 他话音未落,旁边已有几人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